管理学院
English | 学校主页
 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师资队伍  本科教学  学科与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学生工作  人文医学研究中心  校友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新闻>>学院新闻>>正文
解构散文密码,探寻创作真谛
2025/06/22   审核人:

为深化我校学生对散文创作的认知,提升文学审美与写作能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养培育,2025年6月20日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于道德讲堂举办“人文大讲堂”第二十期(2025年第4期)活动《草木日月皆文章——写好散文初探》。本次讲座特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史馆特约文史研究员胡启涌主讲,管理学院罗海波老师主持。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龚其海亲临参加本次讲座。

罗海波老师首先向本次出席的同学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主讲人的创作成就。接着,主讲人胡启涌以“中国是散文大国,白话散文仍在路上”破题,指出散文与生活的本质联系,提出“立意要出其不意,行文忌发力过猛”的核心技巧,认为散文需通过细微之处展现深刻主题,避免过度抒情或刻意升华。在情感表达方面,他强调应注重细腻呈现,以含蓄方式传递思想内涵。在讲座尾声的互动环节中,两位学生就创作核心问题提问。针对“如何实现形散神不散”,胡启涌研究员强调立意是文章的“神”,需围绕核心主旨筛选生活碎片,让看似分散的素材服务于统一的思想内核。面对“投稿被拒如何调整心态”,他坦诚分享自身经历,将失败转化为创作动力,建议学生将退稿视为改进方向,在语言打磨与立意深化中积累进步。他以“散文创作离不开土地与生活”为结语,呼吁学生怀揣对文学的热忱,在观察与思考中提炼文字的力量。

会后,龚其海校长与现场师生交流,对此次讲座的质量进行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人文大讲堂系列活动在培养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深入理解了报纸副刊散文的创作逻辑,明晰了从生活素材到文学表达的转化路径,同时提升了对散文文体的审美认知与创作实践能力,增强了对本土文化与生活美学的挖掘意识和表达自信。撰稿:宋莹莹;摄影:宋莹莹、田敏;一审:罗海波;二审:张晏青;三审:魏来)

关闭窗口